HI的優點與限制
人類認知上的偏誤:
人類在決策思考、推理判斷時由於受到許多過去人生的體驗、經歷影響,會不自覺產生許多決策相關的認知偏誤(Cognitive Bias)。以下為主要偏誤:
Ⅰ.易得性捷思法(Heuristic Thinking):人們常根據對事件已有或容易取得的印象,來判斷未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。
Ⅱ.倖存者偏誤(Survivorship Bias):人們常只注意成功者,而忽略了大部分的失敗者,因而產生判斷的偏誤。
Ⅲ.選擇性偏誤(Selection Bias/Representative Bias):人類常選擇性只注意自己有興趣的、期許的資訊,而看不見其他重要的資訊。
Ⅳ.投射偏誤(Projection Bias):人類常把自己的想法投射至他人身上,以為大家想的應該都與我一樣,而錯估客觀事實。
Ⅴ.群集錯覺偏誤(Clustering Illusion):人們常過度高估在極小樣本中的規律性,而其實在大樣本中都是隨機發生,不存在規律性的。
Ⅵ.確認偏誤(Confirmation Bias):人們選擇性去找能支持自己想法的所有證據以及相關記憶,而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證據。
Ⅶ.結果偏誤(Outcome Bias):以成敗論英雄,而不客觀地去評估過程的實際績效。
Ⅷ.近因偏失(Recency Bias):高估最近發生資訊的重要,而沒有客觀平等地評估不同時間所有可能因素。
Ⅸ.刻板印象(Stereotype):對種族、性別、年紀等特徵對象有一定的僵化看法。
Ⅹ.過度自信偏誤(Overconfidence Effect):自己由於過去經驗產生過度自信,而欠缺客觀地去分析目前的問題。
Ⅺ.從眾偏誤(Bandwagon Effect):想法常受他人想法影響,而失去客觀自我判斷評估,人云亦云。
Ⅻ.注意力偏誤(Attention Bias):非常注意或印象深刻的是會影響我們的認知。
ⅩⅢ.舒適區效應(Comfort Zone Bias):對於過去常用的問題解決方案,會比不常用的更有信心、更高估其成功的概率。
ⅩⅣ.巴納姆效應(Barnum Effect):把模糊的描述,針對性的過度解釋為對自己量身訂製的描述。
AI vs. 人類直覺的決策品質:
人類決策主要靠直覺(Intuition)判斷,但因上述多種偏誤,所以沒有這些偏誤較客觀、廣納資訊的AI決策比很多人類決策的品質表現的還要好。例如:
Ⅰ.法官案例。
Ⅱ.棒球選手評價案例。
Ⅲ.人才招募案例。
Ⅳ.消費者推薦案例。
人類在處理複雜決策上的限制
人類在決策分析、理解資料來支援決策判斷時,有先天上的幾個認知能力限制如下:
Ⅰ.變數數量上的限制。
Ⅱ.變數間互動關係理解的限制。
Ⅲ.高維度空間理解的限制。
人類處理決策的可靠性與一致性
Ⅰ.相同專家決策不一致:人類在做決策時會受到許多非理性因素的影響。像是:情緒改變、身體健康狀況、專注情況、外在環境干擾、記憶問題、疲倦程度等多種生心理因素,相同決策常會產生許多不一致,甚至相反的結論,而降低決策的穩定度以及可靠度,也降低決策品質。
Ⅱ.不同專家間決策不一致:人類專家所受訓練、能力、經驗、直覺、價值觀,以及上述許多認知偏誤,故在相同問題上,專家經常會有不一致,甚至矛盾的結論。
AI能力的優點與限制
AI優勢能力:
Ⅰ.思考速度快。
Ⅱ.處理能力強。
Ⅲ.尋找複雜的規則。
Ⅳ.資料蒐集快。
Ⅴ.出錯少:穩定。
Ⅵ.成本低/無休。
Ⅶ.記憶空間大/資料大/處理快。
Ⅷ.學習速度快。
Ⅸ.客觀、沒有主觀偏誤。
Ⅹ.硬體強:可以大量平行處理。
AI的能力限制:
Ⅰ.在意識面上:
①沒有自我意識:不知道自己的存活價值,沒有價值觀,不知道做什麼事是最有價值的、最重要的。
②沒有倫理道德觀:不知道如何做才對人類有福祉。
③沒有需求與慾望:不會追求任何抽象與具體的需求。
④沒有性格態度:每一個AI行為都一樣只會按照指令行事。
Ⅱ.在情感面上:AI沒有任何情緒,不會有同理心、關懷心,不會有感動、感情,沒有審美觀念。
Ⅲ.在理性思考上:AI仍缺乏創造力、抽象能力、直覺、想像力、聯想力、類比推理能力、跨領域能力、嘗試、深思熟慮、推理能力、理解能力。
Ⅳ.在社會行為面上:AI仍缺乏溝通能力、協調談判能力、領導力、團隊合作能力。
Ⅴ.在管理行為面上:AI缺乏管理者於人際、決策與資訊範疇上大部分角色扮演能力。
▲AI與HI競爭合作應有的認知
參考資料
人工智慧-概念應用與管理 林東清著